注册 |登录

沙坪小师吧-新址spjyz.gzpwh.com交流论坛教学交流 › 查看主题

16262

查看

9

回复
返回列表

go

“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1#
发表于 2006-8-28 09:2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font face="宋体"><font size="4"><strong>一、模式产生的背景<br/><br/></strong>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会用语文的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归宿与落脚点,能力的培养也好,习惯的形成也好,唯一的途径和方法是强化训练,这个训练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现代教育论也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br/><br/>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br/><br/>  我听过大量的语文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br/><br/>  对此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br/><br/>  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很少站在学生角度,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为了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初步建立起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br/><br/>  <br/></font></font><font face="宋体"><font size="4"><b>二、模式的指导思想<br/></b><br/>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br/><br/>  1、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font></font> <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放后扶”,激活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吸收知识。<br/><br/>    放手让学生去读:朗朗地读、默读、品读、美读、诵读……放手让学生去说: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读书后的体会、感受,说如何学懂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说一个词,说一句话,说一段文……放手让学生去写:写对文章空白之处的理解,写对人物的评价,写对故事情节的推想……在“放”中让学生从容地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品味、赏析,在“放”中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br/><br/>  2、在自主学习中发展智能</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放”之后的“扶”才能发展学生的智能,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扶”要扶得精巧。教师要扶在学生的疑处,“扶”在学生的难点处,“扶”有困难的学生。“扶”不但要帮助学生弄懂“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要点拨学生弄清“怎样知道是这样”,即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可以是总结构词规律,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也可以是归纳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归纳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还要善于帮助学生归纳学习语言文字的普遍性的一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我的教学模式就是这样不仅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br/><br/>  3、在自主学习中完善人格</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自主参与学习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确,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自主参与学习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主参与学习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试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br/><br/>  <br/></font><font size="4"><b>三、模式的基本特征<br/></b><br/>  “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br/><br/>  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br/><br/>  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br/><br/>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br/><br/>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br/><br/>  当然,这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br/><br/>  <br/></font><font size="4"><b>四、模式的操作程序<br/></b><br/>  1、导入激趣</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br/><br/>    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挂图和《林海》一文的挂图重新裁剪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br/><br/>  2、导读提示</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br/><br/>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我的学生回答了:</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⑴ 我知道了大泉纯洁、活泼、鲜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⑵ 我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 </font><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⑶ 我还想知道这大泉为什么叫“趵突泉”。……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br/><br/>    又如:一次我上一节语文公开课,上课铃响之后,我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穷人》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br/><br/>    一生:“我感到桑娜的品质非常可贵,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br/><br/>    一生:“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精彩。”<br/><br/>    一生:“文章写得很短,但内容非常非常深刻。”<br/><br/>    一生:“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br/><br/>    一连有八、九个同学发言,我高兴地说:“同学们谈的真好!一说明作者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二说明大家读书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大家再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一个个举起手来。<br/><br/>    一生:“我的学习目标是好好向桑娜学习、我的学习方法是认真学习描写桑娜的句子。”<br/><br/>    一生:“我把心理描写作为学习目标、我的学习方法是抓住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去认真学。”<br/><br/>    一生:“我的学习目标是细节描写,我要联系实际地学。”<br/><br/>    一生:“上边同学说的,我都要认真学,因为我语文学得不好,大家别笑话我……”同学们听了,真的笑起来,可这都是善意的啊!<br/><br/>  3、导引点拨</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br/><br/>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挑选了学生自提的一个问题设疑: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在评议中:<br/><br/>    有的说:“巨石太重不动,邱少云还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br/><br/>    有的说:“石头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邱少云也没发出一声呻吟。”<br/><br/>    还有一个同学说:“巨石是烧不化的,邱少云也是烧不化的。”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认为邱少云在烈火中肯定会被烧化。<br/><br/>    一阵深思之后,我发话了:“邱少云的身体是会被火烧化的,但是他的什么不会烧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学很快领悟到了,令其他同学恍然大悟。<br/><br/>  4、导情设境</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br/><br/>    如在教《凡卡》一文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我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br/><br/>  5、导标反馈</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br/><br/>    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一诗后,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br/><br/>  6、导练拓展</font></a></p><p style="LINE-HEIGHT: 150%;"><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size="4">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br/><br/>    如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我让优生全文仿写,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段落仿写,结果人人都能完成当堂练习的任务,我也能当堂评价。课后,我还布置学生去学校图书室查阅有关小兴安岭的书籍,更多地了解小兴安岭。<br/></font></a></p>

TOP

stuv250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8-5-19 03: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帮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9-2-24 11:55 | 只看该作者
俺也来支持

TOP

4#
发表于 2010-8-17 11:19 | 只看该作者
七里小学收阅

TOP

5#
发表于 2010-8-17 11:28 | 只看该作者

TOP

6#
发表于 2010-8-20 22:40 | 只看该作者

TOP

7#
发表于 2010-8-23 11:44 | 只看该作者
[s:4]

TOP

8#
发表于 2010-9-2 11:27 | 只看该作者
有所思

TOP

9#
发表于 2010-9-2 11:39 | 只看该作者
[s:3]

TOP

荣誉会员

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10#
发表于 2010-9-16 08:26 | 只看该作者

TOP

沙坪小师交流论坛spjyz.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9-17 03:57, Processed in 0.049142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