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沙坪小师吧-新址spjyz.gzpwh.com交流论坛课例试题交流 › 查看主题

7476

查看

4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go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误读"现象课堂实例

1#
发表于 2008-3-9 21:3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center><img src="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5b/W020070330354100017871.jpg" alt=""/><br/>记者 樊世钢 摄</center><br/><br/>编者按:<br/><br/>  当“异读”成为一种教学现象<br/><br/>  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向来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我们可以说,一切阅读对于作者的创作原意而言,都是误读;我们还可以说,作品问世之后,“作者已死”,读者通过阅读完成对作品的独特诠释。然而,当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出现了一个特殊媒介---教师,当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需要以教学达成沟通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br/><br/>  时下,易中天“品《三国》”或于丹“《论语》心得”正在被热议甚至被诟病为“误导读者”。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作品的新异解读尚不涉及“教学”这一功能,他们只代表个人的看法或见解,就已经被质疑与非议。相比较而言,教师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文本就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r/><br/>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规定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为学生创造性解读文本的“合法性”扫清了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异读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与表现形式也不一而足:<br/><br/>  教师放手让学生随意朗读、解读课文,学生在没有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其中的一些现象是新课程之前就已然存在的,一些是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而出现的。这些现象反映了教师们在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学科的性质等方面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br/><br/> <br/><br/>  <br/><br/><br/><br/> <br/><br/>本报记者 樊世钢 摄 <br/><br/> <br/><br/>  危险的多元---当“白骨精也值得学习”<br/><br/>  针对过去一元化文本解读的弊端,新课标特别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网络上广为传播的美国老师教《灰姑娘》时,对后母这一形象的再定义,更被许多人引为多元解读的典范。然而,当外国的《灰姑娘》变成中国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问题就出来了:<br/><br/>  师:课文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白骨精。大家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我们就不多讲情节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找找有关的描写内容,想一想,然后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br/><br/>  (学生自学,然后讨论)<br/><br/> <br/><br/>  生:我想评价一下白骨精。就像课文里说的,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br/><br/> <br/><br/>  (接下去列举了不少文中的内容来加以证明)<br/><br/> <br/><br/>  生:不过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好的地方,至少它很孝顺嘛。你看,它抓到了唐僧之后就派人去请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吃,这不是很有孝心的表现吗?<br/><br/>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br/><br/>  (许多学生愕然。有人在微微点头)<br/><br/> <br/><br/>  生:我听了刚才同学说的,觉得也有点道理,有好处时能马上想到母亲,这总是一件好事。<br/><br/>  生:不过它请母亲来吃唐僧,却使得母亲也被孙悟空打死了呀。<br/><br/>  生:可是它一开始也没想到会这样嘛。它只是想让母亲也能长生不老。所以母亲被孙悟空打死,不是白骨精的错误嘛。它的出发点还是好的。<br/><br/>  (学生继续发表意见,教师不作干预,意见趋向于肯定白骨精的“孝心”)<br/><br/> <br/><br/>  师:大家说得真好,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很有启发。是啊,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br/><br/>  在这个片断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的意识和能力都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无论如何,“白骨精也值得学习”,这个结论却令人不寒而栗。<br/><br/>  让我们再次审视这个文本,学生所说的“孝”在文中到底体现了多少呢?很明显,学生是仅凭“请母亲共享唐僧肉”这个孤立的举动得出的结论,却没有关注到这一举动的背后是血淋淋的屠杀;他们认为老妖婆的死是未曾预料的偶然,却不知道这是作恶自毙的必然结局;他们只知道“孝”是一种美德,却没有考虑到在个人道德层面之上还有公德、正义、人性等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存在。其解读视野之狭隘,在小学生本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作为教师,在学生的解读发生重大偏差时,非但没有及时负起点拨引导的责任,反而对此加以肯定和赞赏,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不仅限于阅读教学本身。<br/>
教育何时迈向“现代化”?www.gzpwh.com
spjyz.gzpwh.com

TOP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08-3-9 21:38 | 只看该作者
错位的价值---当“苹果石榴派”占上锋<br/><br/>  “你觉得应该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这是现在的《落花生》课堂上必问的一个问题。而学生的表现也总是大同小异---“苹果石榴派”的人数总是要大大超过“花生派”,而且可以驳得对方无招架之力。就像下面这个课例片断:师: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你愿意做像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请选择花生的坐在左边,另外的坐在右边。<br/><br/>  (绝大部分人坐到了右边)<br/><br/>  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像花生那样的人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以做人应该像花生那样。<br/><br/>  生:可是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如果都像花生一样有用却不好看,谁能知道你有才华呢?<br/><br/>  生:而且现在大学毕业生都是去应聘工作,如果你外表不好,别人对你的印象就不好,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才华也没地方用。<br/><br/>  生:花生就像清洁工吧,虽然不好看,但是如果没有清洁工,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很糟。<br/><br/>  生:还有农民也不好看,但是没有农民种地,吃什么呢?<br/><br/>  生:可是除了农民、清洁工,还有很多很重要的职位都需要你比较讲体面才行啊。国家领导人没有体面行吗?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不讲体面行吗?<br/><br/>  生:同样两个人,水平差不多,去做同一份工作,人家肯定会选比较讲体面的人嘛。<br/><br/>  ……<br/><br/>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的确,现在的社会,我们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br/><br/>  我们回顾原文就可以发现,作者许地山实在没有说苹果、石榴的半点不好,只不过是用它们高挂枝头的形象和花生深藏不露的特性作了一个比较而已,意在说明即便如花生外表并不好看,但它实实在在,对人有用,这就是做人最需要的一种品格。<br/><br/>  基于对文本这样的认识,再分析上面这个案例,可以发现,这场关于“该做苹果还是做花生”的辩论对于本文的阅读来说,实在是毫无意义。因为文本的价值在于启迪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而辩论却转入了关于“包装”的话题,事物的象征概念已然被偷换了,就此得出的结论自然与文本已经没有什么关系。我不反对在班会课上开展这样的辩论,不过对于阅读课来说,这样的“创造性解读”无论对于文本,还是对于学生针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br/><br/>  再往深处想,即便真的是在“苹果”和“花生”间选择,作为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小学生,选择前者的可能自然会大得多。但是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真正能成为“苹果”式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将成为“花生”式的、默默无闻却扮演着社会“脊梁”角色的普通劳动者。如果你最后成了一颗“花生”,就扮演好它应有的社会角色,只要是有用的,就是值得尊敬的---如果要谈本文在当代的现实意义,这才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接受的价值观吧,至少比“重视外在的包装”那样的认识与解读更有它值得学生长期琢磨、体味的意义。
教育何时迈向“现代化”?www.gzpwh.com
spjyz.gzpwh.com

TOP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3#
发表于 2008-3-9 21:38 | 只看该作者
遗憾的完美---当需要为“神经错乱”正名<br/><br/>  这是一个感人的文本。大地震后,父亲不顾危险、不听劝阻,徒手在废墟上挖掘36小时,救出了被埋在废墟下的儿子和其他十几个孩子。在某堂课上,老师引导孩子感悟父亲的形象:师: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再有人来阻挡他了?<br/><br/>  生:因为别人来劝阻过他一次又一次,可他依然没有停止挖掘。<br/><br/>  生:当别人来阻止他时,他总是“眼睛直直地看着对方”,好像是因为伤心过度而神经错乱了的样子……<br/><br/>  (有几个学生听到“神经错乱”忍不住低笑出声)<br/><br/>  师(着急打断):难道这个父亲真的神经错乱了吗?<br/><br/>  生(顺着老师的语气):没有。<br/><br/>  师:是啊,父亲是清醒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儿子还活着,他在等着我。”可就是这么一个神智清醒的父亲却被人们误认为是精神错乱了,他忍受着被人误解的痛苦,一个人徒手挖着,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直至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br/><br/>  ……<br/><br/>  老师为什么这么急着为父亲的“神经”<br/><br/>  正名?是因为有学生在底下窃笑,怕影响课堂气氛的神圣庄严吗?还是因为觉得把“精神错乱”这个词加在父亲的身上会影响其形象的高大完美呢?亦或是觉得学生的解读与自己预先的解读不相符甚至冲突?不管怎么说,教师的目的达到了---学生又一次回到教师“设定”的学习轨道。由此,课堂多了一分“完美”,却少了些许精彩。<br/><br/>  再读这个文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父亲真的是清醒的吗?二是,父亲“有必要”清醒吗?余震未消,“随时都有发生大爆炸的可能”;十岁的孩子,压在倒塌的三层楼房下面,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救援工具---这些加在一起,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不会意识不到,遇难者生还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文本中父亲近乎疯狂的举止、不眠不休的行动、凝滞的目光、反复的语言,也表明了他当时不可能处于通常意义上的清醒状态中。所以,学生的解读没有错。再看第二个问题,父亲的高大形象,需要“清醒”这一条件来帮助构筑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有一篇名为《疯娘》的小说,文中的母亲虽然是智障,但来自天性的护犊之情的表露,较之普遍意义上的母爱,更令读者潸然泪下。本文也一样,如果父亲真的是错乱了,那这种失常不仅无损于其形象的构筑,相反,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一位更为真实而伟大的父亲形象会鲜明地矗立起来,叩击人的心扉。这就是人性的力量。可惜,在这个案例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教师维护了父亲“完美”的形象,却因此失掉了他更为动人的力量。
教育何时迈向“现代化”?www.gzpwh.com
spjyz.gzpwh.com

TOP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4#
发表于 2008-3-9 21:39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网上流传的美国老师教《灰姑娘》片断<br/><br/>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br/><br/>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br/><br/>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br/><br/>  ……<br/><br/>  老师: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br/><br/>  (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br/><br/>  学生:是的,如果我是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br/><br/>  老师:为什么?<br/><br/>  学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br/><br/>  老师:是的,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可是,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们……<br/><br/>  下面,请想一下,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br/><br/>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br/><br/>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用的。<br/><br/>  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br/><br/>  学生:她自己。<br/><br/>  老师:所以,孩子们,即使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br/><br/>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br/><br/>  学生:要爱自己!<br/><br/>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要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br/><br/>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br/><br/>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br/><br/>  孩子们欢呼雀跃
教育何时迈向“现代化”?www.gzpwh.com
spjyz.gzpwh.com

TOP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08-3-9 21:39 | 只看该作者
多元阅读还应尊重文本本意<br/><br/>  ■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 刘学柱<br/><br/>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实现多元解读,创造性阅读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表面上,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见解迭出、令人振奋,而仔细咀嚼一番,许多细节实在经不起推敲,更有许多见解属于误读。<br/><br/>  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名为“鲁提辖是英雄吗?”的教学活动主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经过激烈的争论,有些学生提出了别出心裁的观点:“鲁提辖缺少修养,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惹是生非,胡作非为,知法犯法,草菅人命,是官府执法机构眼中一个典型的‘土匪’”,“镇关西该不该死,应交由官府处置,鲁提辖无权处置,鲁提辖身为执法人员,知法犯法,草菅人命,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行为……”老师对此十分赞赏,认为“这种学生全程参与,深入思索,大胆探索,积极发言,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br/><br/>  首先,老师设计“鲁提辖是英雄吗?”这样的主题教学活动,是不是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实质问题?<br/><br/>  阅读教学一是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现象,着力于解决“所以然”的问题,二是在于让学生领会和习得成文规则及为文之道,着力于解决“之所以然”的问题。目前的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对文本现象和事实的剖析和阐释层面,对文本手法、技巧和根据则比较忽视,甚者使课堂教学走向偏颇、流于肤浅。然而,即使是对文本现象和事实的把握,也未必就抓住了实质性和关键性问题。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而言,“鲁提辖是英雄吗?”这个问题,是文本的实质所在,还是拉动解决课文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是,把它作为主题活动,占去大量的课堂时间,合适吗?如果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的语文味又何在?<br/><br/>  其次,“鲁提辖是英雄吗?”这个话题,究竟是对阅读的深层挖掘,还是对文本的背离?鲁提辖到底是怎样的人,文本其实有着鲜明的态度,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就是以除强扶弱、劫富济贫、忠肝义胆的形象出现的。在我们民族文化中,他就是一个英雄。当然,正如历史学家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解读文本可从现代的角度切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超越文本,以现代的价值观来重新定位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始终是解读文本首先要把握的根本点,读者必须认清文本意图、主旨。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是确定的,读者可以因阅读心理、偏好、立场等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但绝不能读出完全不同于作者创造的形象本质的“另一个”来。<br/><br/>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问题课现在着实不少。比如,有位教师上课外文章《我们的先辈们》,文中有一段讲述邱少云烈士的故事。有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后,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据我所看到的资料,当时邱少云完全有时间翻一个身滚到后面水沟里,而且完全不需要大的动作,敌人是很难发现的。在这样完全可以救出自己的情况下,他这样做说明他不够机智,甚至有些愚蠢!”老师当即肯定:“是啊,我们是多么需要机智啊!”同学们报以掌声。再如上朱自清的《背影》,学生认为作者为父亲买橘子而泪下,有些矫情,同时父亲爬月台也违背了交通规则。上《愚公移山》,学生质疑愚公移山一则缺乏效率观,二则缺乏环保意识。上鲁迅的《阿Q正传》,学生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某种意义上具有积极意义,是乐观主义的一种体现,是心理自我调适自求平衡的智慧……这些看似新颖独到的认识,其实不是什么前人未有的创见,实质上是背离文本的误读。<br/><br/>  创造性阅读必须以文本的本意和作者的主旨为前提和基础。如果脱离文本,胡乱“创造”,那么“创造”得越多,也就误读得越严重。(主编:赵小雅 编辑:赵小雅 实习生:张滢)
教育何时迈向“现代化”?www.gzpwh.com
spjyz.gzpwh.com

TOP

沙坪小师交流论坛spjyz.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10-19 01:24, Processed in 0.050629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